一、概述
對于多年從事腳手架行業的大家而言,連墻件并不是一個十分陌生的概念。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總結和重新認識一下我們早就熟悉的這位“老朋友”--連墻件。
說起連墻件,首先要提一下落地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落地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其具有構造簡單、傳力合理、安全可靠、造價適宜的特點,在多層建筑中比較常見。在落地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這種架體型式中,常見為雙排架,其連墻件的設置帶有普遍性。
二、連墻件設置技術要求:
(一) 連墻件的作用:
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可以看成是由縱、橫向水平桿與立桿組成的特殊的多層、多跨框架鋼結構:
1.腳手架連接桿件的扣件節點,在荷載作用下具有相當的抗轉動能力(即剛性),但由于扣件本身質量和擰緊程度均影響節點的抗轉動能力,因此此框架為半剛性節點框架(半剛架);腳手架的橫向寬度比其縱向長度、豎向高度要小得多,因此對一面墻的腳手架又可視為一塊“格構式”平板,由于它在垂直于建筑物表面方向的剛度較差,遠小于其縱向,因而腳手架必須依靠與建筑物的可靠連接(即設置連墻件)才具有承受其自重、施工荷載和風荷的能力。
2.連墻件為腳手架與結構主體之間的撐拉桿和限制腳手架縱向自由變形長度的約束連桿,并作為承受水平力作用的支座。
① 將腳手架與建筑工程結構聯結起來,確保腳手架整體穩定和使用安全。
② 約束腳手架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減少立桿計算長度,增強腳手架橫向剛度,提高其向內或向外的抗傾覆能力和承載穩定性。
③ 抵抗風荷載及其他水平荷載作用并傳給工程結構。
④ 抵抗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內力,使內力重新分布,以降低架體內部的集中應力, 避免架體出現局部破壞。
⑤ 加強腳手架整體、或局部、或薄弱方向的剛度。
(二) 連墻件型式:
考慮到連墻件的經濟實用性,連墻件的設置適宜采用的型式就是要求其構造簡單、取材方便、易于安裝和拆除,并有很好的承載能力。根據連墻件不同的傳力性能及構造方式,可將連墻件分為剛性與柔性兩種:
1.剛性連墻件:由連墻桿、扣件與預埋件組成。其邊墻桿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壓力,因具有較大的剛度,故在荷載作用下變形很小。實際使用中,預埋點的預埋鐵件常使用30cm~40cm的短鋼管同梁筋焊接,連墻桿采用鋼管,用扣件將預埋件和雙排架內外立桿固定。
2.柔性連墻件:由拉筋(φ4mm鍍鋅鋼絲或φ6mm鋼筋)、頂撐、扣件等構件組成,其拉筋只能承受拉力,壓力由頂撐傳遞。該連墻件剛度較差,故其應用受到限制,一般只能用在高度不大于24m的腳手架上,且不能單獨使用,必須同剛性連墻件隔點組合設置。
(三) 連墻件結構配件的使用要求:
1. 連墻桿
① 宜采用適長的桿件,可按架體搭設的需要來調節連墻桿兩端固定結點的位置,以適應腳手架與墻體之間的距離和確保腳手架的垂直度。
②其桿件要求至少有一端可自由伸縮。宜采用扣件固定,以便于調整架體;也可將連墻件一端同預埋件焊接,另一端用扣件同內立桿固定,還須滿足不偏離主節點30cm這一標準,可同時固定內外立桿,其作用更好。
③連墻桿所采用的鋼管,其外徑、壁厚的尺寸等截面特性以及材質特性、力學特性應該與腳手架立桿相同,同時要求其沒有大的質量缺陷(如凹陷、彎曲、空洞等),也不宜用銹蝕嚴重的鋼管。因為不同外徑和嚴重銹蝕鋼管,均不能用扣件將其很好地組合成一個整體(扣件不能同鋼管緊密咬合),而鋼管缺陷又會降低連墻桿自身承載能力,從而降低腳手架的整體承載。